
巴肯山(Bakheng)是吴哥主要遗迹群内的一座小山丘,在吴哥窟西北1.5公里处,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吴哥庙宇遗迹,是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开始以大吴哥城附近地区为首都後的第一座国庙,亦奠下後来吴哥建筑的基础格局。
山顶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巴肯寺外有长650公尺,宽436公尺的长方形壕沟,可能是罗洛斯旧都建筑的防水患工程用在新建筑上,象徵印度神话中环绕位於世界中心的须弥山的咸海,巴肯寺建立于平坦的山顶。
柬埔寨是一个没有天灾的国家,从来没有发生过地震、海啸,那里的人脸上都透着乐天知足的安详,仿佛这里就是桃花源。虽然屡遭兵燹,1998年以后才真正结束战乱,开始战后建设,蔬菜、水、电一切都是舶来品,但是劫后余生的人们充分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路边常常可以看到三、四个老人怡然自得地唱着歌,拉着类似我们二胡那样的琴,非常好听。
巴肯山,是吴哥古迹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小山,可以俯瞰吴哥全貌。每天早晨日出前和下午5:30后会挤满了游客和小贩,热闹得像个公园。上海到柬埔寨巴肯山旅游,观落日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据说,巴肯山是全球观落日最佳胜地之一,还有的说法是失恋者们最想去的地方之一。
建在巴肯山顶的巴肯寺,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座象征着整个宇宙的建筑,设计上充满象征符号:
7层平台:代表七重天,最上层的高塔代表宇宙中心;
108塔:除中央高塔外,下面六层共有108座小塔,代表四个月相的108天;
33塔:从每一面的中轴线上看巴肯寺,都只能看到33座塔,代表须弥山上的33位神祗。
登上巴肯山有三种途径:一是沿略为陡峭的山路走约10-15分钟,山路虽不算十分难走,但对没有登巴肯山日落山经验的人也有点挑战;二是沿坡度较平缓的良好小路走上,但路途较远;此外也可乘山下的“大象的士”,15美元的“车资”值得与否便见仁见智了。
无论选用何种途径,步步为营从狭窄和陡峭的阶级攀上庙宇顶则无可幸免。庙宇经过岁月的洗礼,已不见昔日的风采,但庙宇顶部的平台可从高处远眺吴哥窟。每逢晴天的黄昏日落时分,很多游客会来到山上欣赏吴哥日落,追忆这个失落的文明。由于这儿是看日出日落的宝地之一,每天临近傍晚都会挤满了游客和小贩,热闹得象个公园。
门票:使用吴哥窟的有效门票即可前往,多数人在前一天下午四点后买好,可以在当天傍晚免费进入,并欣赏巴肯寺的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