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厘岛(Bali)是印度尼西亚岛屿,位于小巽他群岛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轴为东西走向。面积约5623平方千米,人口约247 万。地势东高西低,山脉横贯,有10余座火山锥,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岛最高峰。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区,该岛由于地处热带,且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巴厘人生性爱花,处处用花来装饰,因此,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该岛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也是上海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游度假的胜地。
巴厘岛印度教神庙中的木刻雕像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000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之美称。神庙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陵庙的层级石雕建筑,与柬埔寨吴哥窟相似。
而巴厘岛的海神庙(Tanah Lot)是巴厘岛最重要的海边庙宇之一,始建于16世纪。该庙坐落在海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每逢潮涨之时,岩石被海水包围,整座寺庙与陆地隔绝,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水中;只在落潮时才与陆地相连。涨潮时,此庙四周环绕海水,和陆地完全隔离。落潮时方可以相通。海神庙建于十六世纪,祭祀海神。巨岩下方对岸岩壁,有一小穴发现几条有毒的海蛇,传说是此寺庙守护神,防止恶魔和其他的入侵者。据说寺庙建成时忽逢巨浪,寺庙岌岌可危,于是寺内和尚解下身上腰带拋入海中,腰带化为两条海蛇,终于镇住风浪,从此海蛇也成为寺庙的守护神。庙对岸陆地上有一小亭,站在亭中可远眺日落景致,这是巴厘岛胜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