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纵览泉州刺桐城

时间:2015/1/28 12:01:00  作者:深圳海外国旅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位于厦门东北方向,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海上交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早在唐代已经成为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宋元时期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同时,世界各大宗教也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泉州,使它成为具有一座世界性宗教文化特征的城市。让我们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纵览泉州刺桐城的那些遗迹。

  《马可波罗游记》中有一段描写,“宏伟秀丽的‘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货物堆积如山,繁荣的景象难以想象”;他所记述的“刺桐”也就是的泉州。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刘从效扩建唐朝开元年间修建的泉州城,并且在城里城外大量种植自东南亚引进的刺桐树,因此泉州别称“刺桐城”。在古代的西方海图与航海典籍之中,一直以“刺桐”称呼泉州。

刺桐花,泉州曾经栽满刺桐树,又称为刺桐城刺桐花,泉州曾经栽满刺桐树,又称为刺桐城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道路与今天大不相同,这些贸易道路之中最著名的就是汉朝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不过近代研究发现除了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比它更早的贸易道路,它就是号称“南方丝绸之路”,从四川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此外还有一条形成汉朝、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的古老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由于福建、广东一带与中原的交通不便,自古就有往海上发展的倾向,海上丝绸之路正是因此而形成。这一条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逐渐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因此也叫作“瓷器之路”。

泰兴号古沉船打捞起来的德化瓷,德化窑的白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货物泰兴号古沉船打捞起来的德化瓷,德化窑的白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货物

  泉州,自唐朝开始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当时的泉州可以说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大、最繁荣的商港。当时从泉州出口的货物最主要的就是瓷器,因为瓷器特别怕碰撞,沿着丝绸之路运输损耗率太高,所以渐渐的瓷器的出口转移到海上丝绸之路,走海路以船只装运。当时泉州附近,以烧制白瓷闻名的德化,正是贸易瓷的生产重镇。1987年在广东阳江东平港外海发现的南宋年间木质古沉船“南海一号”,就是从泉州出发,载满瓷器前往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货船。

  除了从中国出发的货船之外,泉州也聚集了从东南亚各地甚至远自阿拉伯半岛前来贸易的各国商船,这些远道而来的商客带来各种珍奇的货物在泉州销售,然后满载中国的丝绸、瓷器回到她们的国家。可以想见当时的泉州“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东南亚各民族,甚至阿拉伯人、印度人、欧洲人……穿梭来往,来自各国的珍奇异宝琳琅满目,不愧是当时东方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商港。

泉州古民居带着浓厚的闽南建筑特色泉州古民居带着浓厚的闽南建筑特色

  今天泉州所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绝大多数与当时泉州的国际贸易与交流密切相关,包括回教的清静寺、印度教寺院的遗迹、各种受东南亚、欧洲、中亚风格影响的建筑、美食……,“泉州”正是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最佳佐证。

  阿拉伯建筑──清静寺

  初次看到这座寺院的人一定会大吃一惊,惊讶的不是它的建筑形式,它是一座典型中亚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去过中亚、中东一带的人一定都看过;吃惊的是自回教传入中国之后,回教寺院建筑很早就逐渐中国化,但是这样一座纯粹的中亚回教寺院建筑竟然会出现在泉州,而且是公元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时候的泉州。

清静寺的建筑是纯粹的阿拉伯风格清静寺的建筑是纯粹的阿拉伯风格

  泉州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阿拉伯式清真寺,当时经常往来泉州与中亚的阿拉伯商人不仅在泉州设立商号,有些干脆就在泉州定居,他们不仅带来了中亚回教民族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带来了她们的传统宗教信仰。

  泉州有句老话说“苏家的鼻子、丁家的胡子”,就是因为当时来自中亚、中东一带的回教民族大多以“丁”、“金”、“蒲”为姓,尤其姓丁的人数最多,他们的大胡子特别显眼。苏家则是北宋哲宗的宰相,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苏颂”的后裔,由于苏家许多代与中亚中东民族后裔通婚,所以胡子特别浓密。元朝时阿拉伯民族商人在泉州势力庞大,担任泉州市舶司(管理对外海上贸易的官员)长达三十年的蒲寿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千年之后,泉州的阿拉伯后裔仍然信奉回教,并且保持回教的生活习俗。

礼拜大殿──“奉天坛”的遗迹礼拜大殿──“奉天坛”的遗迹

  回过头来说说这座清真寺,清静寺的原名是“艾苏哈卜清真寺”,主要建筑包括大门、奉天坛、明善堂……等。虽然寺内的建筑大多损毁,只剩下大门与礼拜大殿的墙面与地基,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当年的宏伟壮观。

  来到清静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约二十公尺高、五公尺宽的巨大门楼,门楼以青、白花岗石砌成,是一座三层穹形顶拱门,分为外、中、内三层,在外、中两层的上方都有青石砌成的圆形穹顶,门楼上嵌镶阿拉伯文浮雕石刻。

高耸的大门分为内、中、外三层高耸的大门分为内、中、外三层

  今天仅存的大殿,称为“奉天坛”,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公尺,门楣雕刻着阿拉伯文《古兰经》,大殿四壁以花岗岩砌成,巨大的窗户使得殿内非常明亮。墙中凹入的部分是当年礼拜大殿的讲经台,墙壁上典雅的阿拉伯文石刻,全部是《古兰经》经句,完全呈现公元十世纪前阿拉伯地区回教礼拜大殿的建筑型态。据说这座大殿原来有座巨大的圆顶,不幸在1607年的大地震中坍塌,殿内的设施和圆顶的遗物仍然埋在大殿地下。

奉天坛以厚重的花岗岩砌筑奉天坛以厚重的花岗岩砌筑

  一千多年间,清净寺经过数次修缮、并且勒碑为纪。现在寺里还有不少历代遗留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石刻,其中最珍贵的是寺北墙壁上、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保护回教徒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这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古老回教建筑,让我对泉州的印象完全改观,原来泉州不只是闽南文化的重镇,更是一个充满国际色彩的大贸易港。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东北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