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简况
【国名】加拿大 (Canada)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中间为白色正方形,内有一片11个角的红色枫树叶;两侧为两个相等的红色竖长方形。白色正方形代表加拿大辽阔的国土,加拿大很大面积的国土全年积雪期在100天以上,故用白色表示;两个红色竖长方形分别代表太平洋和大西洋,因加拿大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红枫叶代表全体加拿大人民,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枫树是该国的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国徽】 1921年制定,图案中间为盾形,盾面下部为一枝三片枫叶;上部的四组图案分别为:三头金色的狮子,一头直立的红狮,一把竖琴和三朵百合花,分别象征加拿大在历史上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国之间的联系。盾徽之上有一头狮子举着一片红枫叶,既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也表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的牺牲者的悼念。狮子之上为一顶金色的王冠,象征英女王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盾形左侧的狮子举着一面联合王国的国旗,右侧的独角兽举着一面原法国的百合花旗。底端的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从海洋到海洋”,表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国歌】加拿大的国歌由卡力沙·拉瓦雷作曲、阿多尔夫·贝西·卢提尔作词,1880年首次被演唱。国歌的歌词原先只有法文,1908年,罗伯特·斯坦利·维尔写了英文词。1980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啊,加拿大》为正式国歌,并在首都渥太华举行了国歌命名仪式。因此,加拿大的国歌有英、法两种歌词。
【国树】枫树,加拿大素有“枫叶国”的美誉。
【独立日】7月1日(1867年)
【国庆日】7月1日(1867年)
【国家元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女王任命的总督代行职权。总督由总理提名,女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米夏埃尔·让(Michaelle Jean,女,海地裔),2005年9月任职;总理斯蒂芬·哈珀 (Stephen Harper),2006年1月当选,2008年9月连任。 5名华人当选加拿大联邦议员
【自然地理】面积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陆地面积909.3507万平方公里,淡水覆盖面积89.1163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岛和格棱兰岛外,整个北半部均为加拿大领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界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接壤,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东部为丘陵地带,南部与美国接壤的大湖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多盆地。西部为科迪勒拉山区,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区,许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为北极群岛,多系丘陵低山。中部为平原区。最高山洛根峰,位于西部的洛基山脉,海拔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受西风影响,加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北极群岛,终年严寒。中西部最高气温达40℃以上,北部最低气温低至-60℃。
加拿大境内多枫树,每到秋天,满山遍野的枫叶或呈橘黄,或显嫣红,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因此加拿大有“枫叶之国”的美誉。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代表了加拿大人对枫叶的钟爱。 加拿大的冬天在哪里?
【人口】3373.99万人(截至2009年7月1日)。其中,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6.7%,其他欧洲人后裔占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约占3%,其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南亚移民人口达到130万,超过华裔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华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余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7.3%,信基督教新教的占41.2%。 加拿大以汉语为母语人口突破百万 有色少数族裔20年后将在加拿大某些都市人口中占大多数
【首都】渥太华 (Ottawa),地处安大略省。首都地区(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华市、魁北克省的赫尔市和其周围城镇)人口112.89万(2002年),面积4662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全国分10个省和3个地区。10个省是:艾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爱德华王子岛省、魁北克省、萨斯喀彻温省。三个地区是: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各省设有省政府和选举产生的省议会,地区也设立相应职位和机构。努纳武特地区是1999年4月1日正式设立的,由因纽特人自己管理。
主要城市:多伦多、温哥华 北美洲的巴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
【简史】加拿大一词出休伦—易洛魁语,意为“村落、小房或棚屋”。1435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到此,问印第安人此地名称,酋长答“加拿大”,意指附近的村落。卡蒂埃误认为是指整个地区,从此便称之为加拿大。另一说法是,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科尔特雷尔到此,见到一片荒凉,便说Canada!意为“这儿什么也没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是加拿大最早的居民。
从16世纪起,加拿大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国战败,将殖民地割让给英国。1848年英属北美殖民地成立了自治政府。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一个自治领,称加拿大自治领。此后的1870年至1949年,其他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大的“平等地位”,加拿大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1967年魁北克人党提出了要求魁北克独立的问题,1976年该党在省选举中获胜。1980年魁北克就独立一事举行了公民投票,结果反对者居多,但该问题并未最后解决。1982年3月英国上院和下院通过《加拿大宪法法案》,4月法案经女王批准生效,加拿大从此获得了立法和修宪的全部权力。
美国概况
一、基本概况 国名[1][14][16],简称美国(U.S.A.),旧称花旗国,绰号“山姆大叔”("Uncle Sam")[15]。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国旗 美国国旗别称“星条旗”(The Stars and Stripes)、“古老的光荣”(Old Glory)[9]。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旗面左上角为蓝色星区,区内共有9排50颗白色五角星,以一排6颗、一排5颗交错。星区以外是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50颗星代表美国50个州,13道条纹代表最初北美13块殖民地。据华盛顿说:红色条纹象征英国,白色条纹象征脱离它而获得自由。更普遍的说法认为,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自由,蓝色则象征忠诚和正义。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制定纪念日”。在这一天,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的热爱。

美 国 国 旗
国徽

印 在 一 美 元 钞 票 上 的 美 国 国 徽
美国国徽外围为两个同心圆,内有一只白头海雕(秃鹰)雄踞中央,双翼展开,其右爪握一束橄榄枝,左爪握13支利箭,尖嘴中叼着一条飘带,上用拉丁文写着“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秃鹰的胸前是一枚盾形纹章,纹章上部是蓝色横纹,下部是红白相间的竖纹,象征美国国旗。秃鹰的上方是蓝色天空中13颗星,四周光芒万道,环绕着云朵组成的图案。美国秃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橄榄枝和箭象征决定和平与战争的权力;秃鹰上方的群星图案象征着拥有主权的新生共和国。
格言In God We Trust (英语:我们信仰上帝,1956年—今)(官方格言)
E Pluribus Unum (拉丁语:合众为一,1776年—今)(传统格言)
国歌
《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译《星条旗之歌》,由美国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作词,美国作曲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作曲。《星条旗永不落》于1931年被美国国会正式定为国歌。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城市人口59.97万(2009年),都会区人口530万。城市面积177.0平方公里。
最大城市
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美国第一大城市(1790年—今)和第一大商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城市人口836.37万(2008年,美国城市第1名),面积1,214.4平方公里;大都会人口1,900.68万,面积17,405平方公里。
语言
无法定官方语言。英语是事实上的国家语言(21,480万人,82.1%)。其他主要语言有西班牙语(2970万,10.7%)、汉语(300万)、法语(140万)、塔加洛语(130万)、越南语(110万)、德语(110万)。此外,还有其他336种语言在美国被使用,其中176种为本地语言。
政府
政治体制为宪政联邦共和制(Federal constitutional republic)。美国44任(第56届)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副总统约瑟夫·拜登(Joe Biden);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Franz Geithner);众议院议长南希· 佩洛西(Nancy Pelosi);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G. Roberts Jr.)。
独立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后,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面积
中国数据:美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4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本土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2][3]
美国数据:美国国土面积为9,826,675平方公里(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其中,陆地面积9,161,96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64,709平方公里;[19]或为9,629,091平方公里(美国国家总审计局,世界国家和地区第4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人口
3.07179亿(2009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中国、印度),[4]人口密度32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78名)。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14.266万亿美元(2009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443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文莱、新加坡)。[12]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14.266万亿美元(2009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443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9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荷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2]
基尼系数
0.463(2007年)
人类发展指数
0.942(极高,2007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3名,次于卢森堡、芬兰)[11]
货币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USD)($)
时区
西五区至西十区。夏时制为西四区至西十区。东部时区(EST,西五区)、中部时区(CST,西六区)、山地时区(MST,西七区)、太平洋时区(PST,西八区)、阿拉斯加时区(AKST,西九区)、夏威夷时区(HST,西十区)。
国花
玫瑰花。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
国石
蓝宝石
国鸟
白头海雕(秃鹰)。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1782年6月20日,大陆会议(Continental Congress)获许可采用部分为美国设计的国徽,包括:一只白头海雕正在抓住箭和用它的爪抓住橄榄树枝的国徽。
国际域名缩写
.us .gov .mil .edu
长途电话代码
1
二、地理环境

黄 石 国 家 公 园 大 稜 镜 温 泉 : 全 球 首 个 国 家 公 园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其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
气候
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在主要农业地带少有严重的干旱发生、洪水泛滥也并不常见,并且有着温和而又能取得足够降雨量的气温。
影响美国气候的主要是北极气流,每年从太平洋带来了大规模的低气压,这些低气压在通过内华达山脉、洛矶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时夹带了大量水分,当这些气压到达中部大平原时便能进行重组,导致主要的气团相遇而带来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时这些暴雨可能与其他的低气压会合,继续前往东海岸和大西洋,并会演变为更激烈的东北风暴(Nor"easter),在美国东北的中大西洋区域和新英格兰形成广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广阔无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许多世界上最极端的气候转变现象。
大脸盆地区和哥伦比亚河高原则是干旱而极少降雨的地区,最干旱时平均降雨量少于15英寸(38厘米)。美国西南部是干旱的沙漠,夏季时最热的数个礼拜温度超过华氏100度(摄氏38度)。西南部和大脸盆地区也会受到来自加利福尼亚湾的季风影响,偶尔会带来少见的大雨。加利福尼亚州大多数区域都属于地中海气候,有时会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发强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几乎全无降雨。濒临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区则终年豪雨不断,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脉吸收了充足的湿气,降雨量和降雪都相当沉重。喀斯喀特山脉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但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降雪不多。
水系
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称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东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属冰川湖,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生物
美国有超过17,000种本土的植物和树种,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同时,数千种非本土的外来物种有时也会影响到本土的动植物。美国本土有超过400种哺乳类、700种鸟类、500种爬虫类和两栖类、以及90,000种已经被发现的昆虫。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之一,在1872年联邦政府建立了黄石国家公园以保护当地环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战略矿物资源钛、锰、钴、铬等主要靠进口。探明煤储量35,966亿吨。探明原油储量270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56,03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约44亿亩,覆盖率达33%。
三、历史沿革
殖民时期以前
在四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哥伦布到达他认为的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3,000万,其中有大约20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 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殖民时期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多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独立运动

费 城 独 立 厅 : 1 7 7 6 年 美 国 独 立 宣 言 于 此 签 订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反倾销。1774年,来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1775年,在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点燃战火;1776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1777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独立战争初期的不利的态势。此役使美国人民信心大增,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支援。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参战。1781年,约克城战役大捷,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组成新政府
1787年,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他们采取一项原则,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同时,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向西扩张
19世纪初期,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战争
引起南北战争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
在战后的10年间,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据1929年统计,居城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原因有二, 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二为新技术的带动。虽然经济成长很快,但是基础不稳。
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苏醒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冷战结束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经济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仍旧是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中,6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大恐慌以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壁垒也被打破了。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恐怖袭击与反恐政策

9 1 1 事 件 : 人 类 历 史 上 最 严 重 的 恐 怖 袭 击 事 件
2001年发生于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受到大多数国家同情与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该事件也导致了美国的外交政策集中于对付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政府开始了反恐战争和行动,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后,又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建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
四、政府机构

始 建 于 1 7 9 3 年 的 美 国 国 会 大 厦 与 和 平 纪 念 碑
请参见词条“美国政府”、“美国政体”、“美国总统”、“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Jr.)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政党
美国有多个党派,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和民主党。
(1)美国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1933年以后,曾有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执政。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票给该党候选人的选民即为其党员。
(2)美国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其前身是1792年杰斐逊创立的民主共和党,建党初期主要代表南方奴隶主、西部农业企业家和北方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初,民主共和党发生分裂,一派自称国民共和党,后来改称辉格党。以杰克逊为代表的一派于1828年建立民主党,1840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党。19世纪50年代末,民主党发生一次分裂,部分北方民主党人参与组建反奴隶制的共和党。1861至1885年民主党在野。在1885至1933年的48年中,该党执政16年,先后由克利夫兰、威尔逊出任总统。1933年开始,民主党人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卡特、克林顿先后当选总统执政。民主党党员是大选中投其候选人票的选民。
(3)其他政党:美国绿党(United States Green Party)、美国改革党(Reform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
五、行政区划
美国第一级行政区划为州,正确来说,州并不是国家下设的区划,而是由这些州联合组成国家,因为美国为联邦制,跟其他联邦制国家一样,其一级行政区拥有很大的主权。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多项裁定,各州与中央联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权,但中央联邦政府受到美国宪法的约束,而各州则有相当大的司法主权,但前提是不违反两项原则:一、其主权不能凌驾于中央联邦政府及美国宪法;二、其自行制定的州宪法权限不能超过国家整体主权。
各州行政区划多分为州直属及地方所属,而在层级方面有三级区划也有二级区划。州直属的机构如统计局、监理所及公共卫生所等单位,地方政府则为郡,相当于部份国家的县,通常各郡会在下设不同层级的区划,在中西部最常见的是设镇区。
在某些州,如在密歇根州,其州立大学拥有一定自治权限,有时州立大学获得的自治权过于夸张,使得其地位在行政与立法方面相当于一个郡,甚至于超过。在某些州,市独立于乡镇,且有时也独立于郡,如弗吉尼亚州全部为市。市是半自治体,其本质类似古时的城市国家架构。
今天,美国共分10大地区、50个州和1个直辖特区,共有3042个县或郡(county,路易斯安那州的郡为parish):
地区
新英格兰地区、中央地区、中大西洋地区、西南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区、高山地区、东南地区、太平洋沿岸地区、大湖地区、阿拉斯加与夏威夷;
公司网址:
联系人:梁燕 乔丽 曾琦 毋丹 潘瑞佳 李雄花
地 址:深圳市罗湖区文锦中路深业大厦8楼(罗湖区委正对面)
Tel: (0755) 82253180、82209739、82257449、82257443、82257441 82227447
FAX: (0755) 25944144、8218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