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

时间:2015/1/22 12:01:00  作者:深圳海外国旅

  20座古祠暗道互通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来到村庄的居住中心,会发现培田的居民爱美,这里处处显着画意。花样繁多的木刻雕窗镶嵌在灰褐色的高墙内,色泽明快的门神挺立于飞檐翘角的威武门庭上。每家每户都爱在天井中央种上各种花草,幽幽庭院内到处洋溢着和谐。

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

  20座古祠仍然保持着800年前的风貌,古祠座座相依,彼此有暗道互通。弄道由各种各样别具特色的门庐相连,老人介绍,培田古民居重视门庐的构造,自古就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的说法。在这里,每个门庐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是石门上雕有各种奇兽,或是悬块金字牌匾,或是木壁绘上精美漆画……在培田,历经 300余年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漆画、衡公祠门庐斗拱上镶嵌的彩漆画人物栩栩如生。

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

  官厅

  村中间一座高堂大屋为“九厅十八井”建筑──官厅,又称侍卫府。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 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村东南角是一座比官厅更大的九厅十八井建筑──大夫第,又称继述堂。而像这样规模的建筑,又不是孤零零的几幢,数百年间,培田共建起30幢类似的建筑。看它的布局:尽管厅多井多房多,却井然有序;尽管建筑层层叠叠,采光通风出水却无丝毫滞碍;厅与厅之间既有通 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使之各成单元,既利于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碍小家庭各享天伦。那一眼眼常年涌流清沏见底的井水,则除了供饮用外,还有除燥降温的 “空调”功能。其整体布局之合理真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

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

  中国最早的免费入学制度

  让人惊诧的是,培田属于乡村,但是在这里遇见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儒雅的气息。据悉,培田历史上有过18座书院、私塾和学堂。这里,从明代起就陆续建立了 助学、奖学制度,还实行了中国最早的免费入学制度,这些制度一直延续到了1949年。谱载,这里登科入仕191人;官至五品以上14人;民国出了4名留学生,其中吴乃清与周恩来总理同窗、3名黄埔生;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千人的村庄已有20多人获博士学位。

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明清古民居建筑典范 培田民居

  培田人不仅重视男子的教育,同样重视女子教育。村里的老奶奶说,早在几百年前,培田古民居内已经创办了妇女学校——“容膝居”,专门请族中德高望重的 中老年妇女给待嫁女和新媳妇上课,深谈为妻为母之道。千万不要认为这样的学堂是封建思想的衍生,其实在“容膝居”里,学习手艺是关键,更有甚者,“容膝 居”里还可谈“风月”,这在封建礼教统治下是极其罕见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旅游攻略

旅游上深圳海外国旅有保障

  • 品质保证
    深圳排名第一旅行社
  • 政府认证
    深圳旅游局认证
  • 先行赔付
    签约付款安全无忧
  • 退款保障
    3个工作日内退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