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面向银行优质客户,品牌旅行社推特价旅游产品

时间:2011/8/20 15:03:00  作者:深圳海外国旅
面向银行优质客户,品牌旅行社推特价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银行价”远低于门市价

  记者根据李小姐短信上的销售电话回拨过去,接线的女子声称,自己是某著名旅行社的业务人员,他们确实在和银行合作,销售一些特价旅游产品,“很划算的,比如台湾8日游,你如果是这家银行的客户,只需要花3999元就可以了。”

  随后,她给记者发来了线路行程。记者对比该旅行社网站上针对普通游客销售的“台湾8日游”后发现,两条线路景点基本一致,餐饮和住宿标准也差不多,甚至连去的购物店都一模一样,但后者的报价为4880元,比“银行价”足足贵出881元。“给银行客户的这个价,是贴本在做的,就是想多赚点人气。”这名工作人员称。

  当然,也有附加条件,“3999元的旅游团费,必须通过刷这家银行的卡支付。”

  记者调查后发现,银行和旅行社“搭伙”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我们也在和银行合作推济洲岛、巴厘岛的线路。”江苏金桥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吴奇泽告诉记者,这两条线路的“银行销售价”和门市价相同,但游客可以申请为期12个月的免息分期付款。“利息全由我们‘买单’。”他说,旅行社和银行合作,是近两年才兴起的一种营销模式。目前南京市场上这样操作的不在少数,而且越来越多的同行都在效仿。

  旅行社:牺牲少许利润,换来庞大客户群

  既然要倒贴利息,甚至“亏本”,为什么旅行社还乐此不疲和银行“搭伙”?

  “道理很简单,牺牲了短期的直接利益,能换来长远的、更大的利益。”吴奇泽说。

  首先,银行有着数量庞大的客户群,掌握财产丰厚的优质客户资源。旅行社与其花钱在媒体上投放广告,还不如通过银行发短信来的迅速、有效。“去年南京有家旅行社和银行合作推了一条出境游线路,7个月一共收了2000多名游客,这个数字和传统门市营销量比起来,相当可观。”

  再者,银行有着健全规范的支付体系,“如果通过门市收客,客人支付现金的话,我们要一笔一笔地入账,会计还要核查。而通过银行卡支付,作为银行的签约客户,只要游客支付的款项到账了,我们就能直接划过来,当中也不可能出什么差错,无形中又省下了人工、核算成本。”吴奇泽说。

  银行:带来更多现金流,是“吸储”良方

  而对于银行、游客来说,这也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去一些国家旅游时,为防止游客滞留不归,旅行社会向游客收取一定的出境旅游保证金。然而,动辄几万、几十万元的保证金,不少游客不愿意也不放心交给旅行社。这时候,银行就成了最佳选择。“我们前段时间操作了两个去巴西、阿根廷的旅游团,一共80多名游客,每人光保证金就是25万元。游客不愿意给旅行社,我们就签了第三方存款协议,总计2000多万元的保证金全部托管给银行。然后在旅游合同里注明,如果游客滞留不归的话,旅行社有权从银行账户上把这部分保证金划走。”吴奇泽说。

  “游客通过银行卡支付旅游费用,一般要经过几个工作日后,才到旅行社的账上。另外,游客通过银行存入较大数额的出境旅游保证金,回来后如果不再转走了,就成为该银行的存款。这些都为银行带来了现金流。在银行存款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不失为一个吸储的好方法。”某银行相关人士说,如果和旅行社合作的这种旅游产品价位合理、品质优良,也可以视作银行对客户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怎么看都是“一本万利”。

  本报记者 李子俊

  “我行携XX旅行社推出台湾8日游,震撼价3999元;泰国7日游,惊喜价3380元。名额有限,欲购从速。”市民李小姐是建设银行的客户,近日她连续收到了好几条该行发来的短信,全是旅游产品推介,而且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李小姐在心动的同时又难免疑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银行为什么要帮着旅行社“吆喝”如此低价的旅游产品?其中会不会有啥猫腻?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旅游攻略